百度競價優化_微商推廣_今日頭條自媒體_新媒體運營_劍謙網絡
作為一個內容社區的運營,核心工作無非就是讓內容生產者更好地生產優質內容,以及提高內容消費者對于社區內容的喜好程度。本文筆者將對讓平臺用戶能持續生產優質內容這個目標進行拆分,講述如何一步步實現每一個子目標,最終解決內容持續化生產這個問題。
一直覺得產品工作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可以把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抽象模擬成一個個產品問題,然后用不同的思路或方法解決,就像讀書時做的奧賽題,解出來的那一刻,成就感 Max。喜歡產品這份工作很大部分也是這個原因。
條條大路通羅馬,每道題都會有不同種解法,產品問題也是,提供一種自己的思路,希望可以有所裨益。
問題:如何讓用戶更好地生產內容?
01 目標分析
從問題看,“如何讓用戶更好地生產內容”主要對象是對平臺已存在的用戶,當然也可以引入第三方內容生產團隊,或者自建內容生產團隊,為使問題簡化,暫只考慮針對平臺用戶。
大量優質的內容是平臺的基礎,才能滿足用戶源源不斷的消費需求,“更好”有兩個點,即能持續生產優質內容。新媒體運營-我是錢QQ/微信:6439979
所以目標為: 讓平臺用戶能持續生產優質內容 。
02 目標拆分
將目標拆分: 生產內容、持續生產內容、持續生產優質內容 。
如圖,A 類用戶為符合目標條件的“理想型用戶”,目標是希望盡可能多得把用戶轉化成 A 類用戶,那么可以將目標拆分為:
目標一:將 D 類用戶轉化為 C 類用戶(生產內容)
目標二:將 C 類用戶轉化為 B 類用戶(能持續生產內容)
目標三:將 B 類用戶轉化為 A 類用戶(持續生產優質內容)
為便于后期進行效果評估,對子目標的關鍵指標進行定義。
D 類用戶:一次內容都未生產過的用戶;
C 類用戶:只要生產過一次內容即可成為 C 類用戶;
B 類用戶:能在一個月內生產超過四次內容的用戶即可成為 B 類用戶;
A 類用戶:能在一個月內容生產超過四次內容,且內容熱度平均每篇超過 α 的用戶。
其中內容熱度來源于 內容閱讀數、評論數、點贊數、打賞數 等。
03 路徑分析
內容社區主要角色為內容消費者和內容生產者,主要的行為路徑如下圖:
目標一:D → C
此時應該盡可能快得讓用戶消費內容,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持續消費,產生共鳴,出現自我表達的欲望,生產內容。新媒體運營-我是錢QQ/微信:6439979
關注“興趣”,興趣促進人的主動性,可促使其快速開始某件事。
【消費內容】
降低內容消費門檻:采用訪客模式、支持一鍵登錄、采用小程序、M站等輕應用形式,降低消費成本等
提升內容消費體驗:舒適的 UI 設計,適合內容(視頻、圖文、問答等)展示的樣式設計
【發現興趣】幫助用戶發現感興趣的內容
提高用戶獲取感興趣內容的效率:引導用戶進行偏好選擇,進行內容匹配
修正內容推送方向:收集用戶行為數據,修正內容推送方向
推出熱門榜單
【持續消費】
設計 push 提醒,提醒用戶進行內容消費
設置積分獎勵(簽到、閱讀獎勵等),提高用戶使用頻率
設置內容閉環,提供相似內容推薦,提高單次內容消費時間
【共鳴表達】引起共鳴,出現自我表達的欲望
提供與內容生產者,其他內容消費者溝通的渠道,如評論、私信等
適時提醒,比如“看完了有什么想說的嗎”
提供相同用戶的內容展示,促進用戶產生“我也能說幾句”的沖動
【內容生產】
在適當位置提供可內容生產的入口,抓住用戶想表達那一刻的沖動;
降低內容生產門檻,提供模板,展示其他用戶的內容,提供內容生產引導教程等。
目標二:C → B
此時應該盡可能快地讓用戶收到反饋,適時給予獎勵,讓他嘗到生產內容的“甜頭”。
關注“利益獎勵”,滿足用戶自我實現的需求(被認可、被需要),促使其持續地去做某件事。
【內容生產】
簡化內容生產發布流程,提供更多合適的內容載體,如短視頻、圖文等;
支持內容導入,幫助用戶遷移已積累內容遷移
提高內容生產體驗
【內容分發】
提供高效合理的內容分發策略,提高分發效率;
【內容展示】
設置專欄,banner,排行榜等
【互動反饋】
及時提醒,讓內容生產者及時收到反饋
保障互動反饋的渠道快捷暢通
【刺激激勵】
可以直接物質獎勵,比如各大平臺的“百億補貼計劃”;
適時提醒,比如“你的粉絲已經等了好久了……”,“又多了一個關注者”
設置排行榜,熱門內容、優秀內容生產者等
目標三:B → A
優質內容的制定標準應該由平臺和用戶共同制定,通過標準來進行篩選,引導內容生產者相互競爭。新媒體運營-我是錢QQ/微信:6439979
【引導競爭,促進加大投入再生產】
社區氛圍:制定社區規則,確定優質內容標準,引導內容生產方向,比如制定專題內容生產活動等;
同行競爭:好勝之心人皆有之,羨慕之情亦是。設置榜單(粉絲數、社區貢獻值等)、特殊標識(加 V),內容生產者進行區分等、相近內容生產者之間進行比較;
粉絲需要:提供“催更”等功能,放大內容生產者被需要的感覺;
04 效果分析
這個其實是自己 17 年剛入行時實際操作過的一個項目,雖然當時開腦洞想了很多,但實際實施時,考慮到產品現狀,實施成本及周期,就在現有功能的基礎上,砍了很多功能,一個小功能一個小功能慢慢驗證,“小步快跑,快速驗證”。
總體效果(數據僅為展示用):
當時雖然每個功能迭代前都有做埋點,但還是經驗不足,埋點比較“隨心所欲”一些,導致的結果就是,整體效果提升了,但是具體到哪個步驟,哪個功能提升最大,不知道,這一點很遺憾,現在也沒機會彌補了,只能在在以后“吃一塹長一智”了。
寫在最后
想提供一種思考問題的思路:問題的邊界是什么,要對哪些人實現什么目標,目標有哪幾個關鍵點,然后按照關鍵點將目標拆分,目標之間的轉化有哪些步驟流程,每個步驟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把目標拆散了,針對每個部分想辦法,實現一個個子目標,再把目標組合起來。
王淮在《打造 Facebook》中說過:“產品經理就是以解決問題為核心,整合和管理各種人力、物力等資源,高效地將解決方案變成實際產品輸出的領導者”。深以為然。
有時候問自己,產品經理真的是創造者嗎?
我覺得不是,對于自己,更多的是優化者,是找到問題,解決問題的人。產品離不開生活,而生活中的問題本來就在那里,只是需要發現。很享受這個過程。
提供一種思路,拋磚引玉,希望有所裨益。新媒體運營-我是錢QQ/微信:6439979
推薦閱讀:
來源:我是錢博客(微信/QQ:7399058),歡迎分享!
本文鏈接:http://www.juj858.com/post/49574.html
我是錢微信/QQ:7399058
廣告位、廣告合作QQ:7399058